第337页(1 / 2)

回到家中的贾一,还没有歇多长时间,李二派来的先生就到了他的面前,不是什么大儒,只是有点真才实学的儒生而已,不过这也足够了,反正学习儒学也只是为了让学生们认字而已,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好,没必要完全按照圣贤书里面说的去做,不然全都变成了酸儒,贾一要来也就没有什么大用了。

一本千字文,一本三字经甩给那几个儒生,这就是他们要传授学生的课业,已经算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了,为了不让这几个儒生觉得受了亏待,贾一还会给他们工资,每人十贯每月,在这会儿已经算的上是高薪了。

算学的传授贾一没打算自己来进行,就他这懒散的性子,当先生是在误人子弟,所以,他需要选取几个传授算学的人,贾二算是一个,辛光茂现在虽然是巡察使,可也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大事,过来教教算学也行。

剩下的就是物理了,这就需要贾一亲自传授了,不过他不打算按照常规的传授方式进行教课,而是打算采用实践出真知的办法,让学生们知道,学问应用于现实的方式和方法。

时间飞快,华丽的学校很快建成,行走在学校当中,贾一甚至生出一种又重回后世学校的感觉,倍感亲切。

如今,先生有了,学校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学生了,除去那些官员们送来的几十名子侄,农家子竟然是没有一个过来求学的,这让贾一非常的纳闷,站在学校门口,看着空荡荡的远方,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大哥,你是不是没说清楚啊,怎么农家子一个来的也没有啊。”官员们送来的子侄被贾一安排去学习最基础的儒学了,虽然他们基本上都认识字,可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贾二也就闲了下来。

“不会啊,我说的很清楚啊,不管是谁,只要想求学,都能过来这里上课,怎么就没有一个人过来呢?”

贾一的想法还是太过单纯了一些,千百年的传承早就让农民们知道学问不是他们这种泥腿子可以触碰的,先不说他们手头没有可供孩子上学的钱财,光是他们没有任何名头的门楣,就让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世上没有谁会为他们敞开学习的大门。

为了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贾一找到了自家耕种花生的农夫,打算问个清楚先。

“你家孩子呢,哪野去了?”

被问话的是贾府干了好几年的老人,知道自家侯爷没什么架子,也就没显的多紧张,十分随意的说到:“河边抓鱼去了,这会儿鱼正肥,抓回来好加餐。”

第372章 真的不要钱

听到农夫的话,贾一顿时火了,他娘的你家侯爷正在办学校,老师全都就位了,就差学生,你们不想着帮侯爷解决生源的问题,还他娘的把自己孩子赶到河边去钓鱼。

一脚狠狠的踹在农夫的屁股上,直把农夫给吓了一大跳,不知道刚才自己那句话说错了,竟然惹得侯爷生这么大的气发这么大的火。

“小的该死,还望侯爷赎罪。”

“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么?”贾一看着趴在地上的农夫,心想总算是开窍了,刚要高兴一下,没想到农夫的回答却是让他差点气晕过去。

“小的不知。”

“猪脑子啊,你家侯爷半个学校,你们不想着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去,还让他去河边钓鱼,加餐,加餐有上学重要?记吃不记打的玩意,快点把你家孩子给我找回来,去晚了,腿给你打折。”

农夫闻言,脸上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开心的神情,反倒是换上了一副戚戚然的神色,就像贾一要让他把孩子送到学校不是为了他好,而是要害他似的,可谁叫贾一是侯爷呢,人家说什么就得听什么,不然后果就是给腿打折,一家老小全都指着他挣钱养家呢,腿打折了,一家人也甭想活了。

刚从地上爬起来准备朝着河边走好去把孩子给贾一拽回来,可一想到孩子上学所需的银钱,还不是他们这个穷苦的家庭能够负担的起的,本来在贾府干活攒下的一点积蓄,只是这一下子就会全都掏出来,还不一定够,想到这里,顿时悲从心中而生,跪倒在地,恸哭了起来。

封建王朝的家族对知识的把握那是相当的严格,想要上学?行,掏钱,足够的话,就教你认字读书,没钱,没钱就赶紧滚蛋,教书育人的地方可是你们这种泥腿子该来的?而且想要上学的话,书本自己买,文房四宝自己买,给先生的工资还得自己掏,虽说贾府的家丁们每个月都能拿到不少的工资,可面对这么一笔巨大的消耗,日子刚刚好起来的他们还承受不起,一想到一家子又要开始吃糠咽菜了,这才哭了起来。

五尺多的中年汉子趴在地上哭的就像一个孩子,这让贾一分外的怪异,上学对他们的孩子来说不应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么,怎么搞的就好像要让他们上刑场一样,这得问清楚了,不然想招学生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么大岁数的汉子了,哭什么哭,有什么就说,就好像侯爷我欺负你一样。”

农夫闻言顿时跪倒在地,抱着贾一的大腿一边哭一边说:“侯爷,我知道你是对我们好,可我们家实在是没有闲钱给孩子上学用啊,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