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2 / 2)

天可汗[校对版] 西风紧 2757 字 18小时前

太平公主道:“玉清,你现在就为他运气吧。”

运个什么气?薛崇训愕然心道:莫非还有内功,打死我也不信。他便说:“我看还是免了,估计过一会儿就好。儿臣今日前来拜见母亲,确有一件事想与您说……”

“等会儿再说。”太平公主打断了他的话,下令道,“你到蒲团上坐下,静心让玉清帮助你修炼。”

这药物此时反应更甚,薛崇训只觉得脑子一团乱麻,只好暂且将心事放下来,来到搁在毯子上的一个蒲团上跪坐下来。这时道姑玉清也在他的面前盘腿坐下,将双手放在腹前,说道:“像贫道这样坐。”

薛崇训便学着她的模样盘腿坐下,又将手掌放开,此时他只觉得自己就像个泥菩萨,实在好笑荒诞。玉清道:“抛却杂念气沉丹田。”薛崇训心道:我又不会内功,经脉中连气都没有,我知道怎么气沉丹田?他也不言语,反正就这么坐着爱咋咋地,等药性过去脑子清醒了好说正事。想起来有一次白七妹被玉清灌了丹药,也是过一阵子就好了。

这时他的胸口感觉到了玉清的手,她的手好像有点不稳微微在颤抖。薛崇训心道:你摸惯了我母亲的软胸,来试试硬邦邦的感觉吧。正胡思乱想时忽然玉清的手用力一按,他只觉得胸口一阵气闷,一阵窒息感涌将上来。玉清又娴熟地按了一些穴道,薛崇训对穴道位置一窍不通完全没弄明白,一开始十分不适,只觉得呼吸困难。不过过得一阵子,他就觉得身体轻飘飘的,眼前一阵白雾,仿佛身在云霄之中一般。然后玉清的手掌拂过的地方,真就像有一股热气流过一般,说不出的舒坦。

不知过了多久,他总算渐渐清醒起来,睁开眼睛时,见太平公主正微笑地看着自己:“如何?”

“好像升在云间。”薛崇训据实回答道。

太平公主道:“只是这样?你初入道法修炼不够,假以时日定能悟到仙道的逍遥极乐。同时心也未能入道,尚需领悟。”

薛崇训诧异地脱口说:“怎么领悟?”太平公主皱眉沉吟片刻道:“只可意会……你得想着一些意象,如仙鹤的姿势。”

薛崇训纳闷地想了一下仙鹤是什么样子,不料因平时从未去想那飘逸之物,而昨晚李妍儿又炖了一道鸡汤,他脑子里突然竟出现了一只扑腾的母鸡……他便苦笑道:“儿臣怕资质不够。”

太平公主叹了一口气问道:“起先你说有什么正事,现在说罢。”

薛崇训心下顿时一沉,思索了许久才正色道:“此次联盟各族大军讨伐突厥,幕僚进言,欲让我称‘盟主’,母亲以为可否?”

意料之中,片刻之后太平公主便一改她自我标榜道家的逍遥淡然,直接勃然大怒:“谁进的谗言!他若让你正大光明地称‘主’,那今上置于何地?即刻将此乱臣下狱问罪!”

薛崇训不动声色道:“母亲大人息怒,此幕僚对我并无二心,我岂能送他下狱?请您恕罪。”

这时太平公主很快就感觉到此事不仅仅是他揭发自家幕僚那么简单,她的怒气渐渐缓下来,脸上的神色也慢慢平静了许多,却比发怒时更让人胆寒,旁边的近侍包括玉清都被她的气场给震慑得神情骤变。唯有薛崇训胆子最大,面不改色地和她坦然相对。

薛崇训也感受到了危险,此时此刻的这座宫殿,太平公主几乎所有时间都呆在这里,可以说是一呼百应无人不听她的旨意,如果她干脆直接将薛崇训拿下简直易如反掌。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薛崇训敢站在这里,就认为母亲不会那样做。

他淡然道:“上次母亲玩笑要收回儿臣的一切,现在您下令吧。”当然这只是一种姿态,真一时半会要铲除薛崇训的势力谈何容易,除非先将他关起来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造一场血雨腥风,权力玩起来实在是很严重的游戏。

也许是他的神态再次激怒了太平公主,她顿时怒骂道:“不孝的逆子,竟敢违抗父母之命,马上给我滚回去!”

“是,儿臣告退。”事到如今,只有不欢而散。

他退出星楼之后,一刻也不停留,来到承香殿门口径直取了马招呼三娘便走。今天这情形,显然是开局就闹翻了,太平公主撵他出来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她还没准备好与薛崇训的角逐;其二,她没考虑清楚是否支持薛崇训。

薛崇训昨晚已想得比较多了,要是母亲根本不会支持自己,对应之策便是牺牲苏晋换取妥协,然后附加放弃北方军权的条件;当然如果是后者就更好了。总之他现在并没有和太平公主反目为仇的打算。以前他们俩已多次相互妥协过,薛崇训也在长期不断地努力想获得母亲的支持,但总是没有提及核心。这回成事的一大机遇摆在面前,薛崇训认为至少要利用这个机遇达到一个作用:或者能抓住机会;或者能试探到太平公主的立场和底线。

今天这事儿他已提前反复推敲布置好了,目前的发展仍在预料之中。薛崇训也只能考虑到这里,更远的事儿他实在不好想清楚。比如此事解决的路径是再次妥协,恢复微妙平衡……那么他也试探到了太平公主的立场:她不会把李家的江山易手。这就意味着他不想放弃夺取天下的目标,迟早就得和太平公主角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