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时候我其实是有些不解的,越军特工不是傻瓜,为什么明知道坦克上来是送死还要派上来?!
但下一秒我很快就明白了,那辆被击毁的坦克仅仅只是冒一点黑烟,并没有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起火或是内部的炮弹殉爆……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越鬼子在把坦克派上来前已经把油放得差不多了,而且炮弹等易燃易爆物也都搬了出来。
简单的说,这坦克实际上就是一个会移动的钢坨,现在虽然被击毁了,但却成为横亘在山路前的一个屏障,可以很好的为越军的进攻提供掩护。
紧接着越军就在坦克后架起了机枪,甚至坦克上的那挺高射机枪还被越鬼子利用上了,枪口一转就朝我军阵地里一阵乱扫……那家伙,127毫米口径的,打石头就跟削豆腐似的,只打得我军阵地一片枪林弹雨的到处都是子弹和碎石。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主要还是因为“s”形的山路的拐角处有一大片的死角,高射机枪打不着的地方就是我军投掷手榴弹的好位置……这要是一般人的话那还没办法,坦克可是没有多少平的地方,手榴弹投上去多半都要滑下来才爆炸,对躲在其上的越军造成不了多大的伤害,除非是反坦克手雷,这玩意是一敲到坦克就立即爆炸的。
但特工连的战士却不是一般人,捏准了时间甩几枚“空爆”手榴弹上去,立时就把高射机枪给炸哑了。
“防空导弹!”我下令道。
一听我这命令粱连兵也就不再客气了,拿过一枚防空导弹往肩上一扛,瞄准后一扣扳机……只听“轰”的一声,整个坦克炮塔都被掀到天上去了。
我想,这时的越鬼子肯定在奇怪,我们怎么也会有防空导弹这玩意在关键时候破了他们的坦克大计的。要是他们知道这是我们从他们无名高地那缴来的,只怕活生生的就要被气死。
事实上,越鬼子的确是马上着手调查了,毕竟越鬼子一直以来都很熟悉我军的装备……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军对越军援助的原因,在中越两国还是同志加兄弟的时代,越军许多装备都是中国制造,一来二去当然就知道我军装备是在什么水准上。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最近几年我军与越军在边境一带长期作战。有句话叫“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原因是作为朋友虽然接触的时间多,但因为其不具威胁所以并不会仔细研究、认真琢磨。但敌人就不一样了,敌人因为想打败你,尤其是在战场上得分个你死我活的这种情况,出于为了保住自己性命的考虑,怎么着也得认真分析敌人的优点、缺点,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于是越鬼子其实一直都知道我军装备甚至各种装备改进后的优缺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时一见我们突然冒出了个防空导弹不由吓了一大跳。
其实这也怪越鬼子在信息共享上不是很到位,无名高地被我军突破后,其做善后工作的越军一统计……发现少了十几具防空导弹然后一报告不就得了?!越军特工心里也就有个数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不能怪越军,原因是我们在拿下无名高地后,对于那些无法带走的弹药是一古脑儿的烧光、炸光,谁知道防空导弹是不是就在那些废墟里头。
现在越鬼子见我们用上了防空导弹才想起了这回事,一统计就知道丢失的防空导弹大慨有十余枚,于是很快就判断出我们手里的防空导弹只有不到十枚。
第九十四章 半壁崖(五)
在判断出我们手里的防空导弹只有不到十枚以后,越军很快就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继续用坦克用同样的方法沿着山路推进,与此同时再调几辆坦克上来。
这种策略应该说是对的,因为在这种我军占据了天险的情况下,似乎只有坦克才有办法快速的山路上建立一座钢铁堡垒为越军的进攻提供掩护。同时越军又抓住我军防空导弹不多的特点,这么多来几回也就把我们手中的防空导弹消耗光了。
于是没过几分钟越军下一辆坦克很快就开上来了。
越军开上来的坦克并不先进,看到的都是老旧的t34……这是很正常的,原因是这些坦克并不是开上来作战的,而是开上来作为靶子让我们打瘫了作为钢铁堡垒的,所以先进和落后其实没有区别,只要还能动也就可以了。
随着一阵“隆隆”的马达轰鸣声,新上来的那辆t34就把山路中央的坦克残骸推下了悬崖,就乘着这时候我军战士就及时打出了一发火箭弹将其打瘫在地。
然而这一回的状况却比上一次还要严峻,这枚火箭弹打坏的只是其底盘使其不能动弹,其炮塔甚至还可以动,而且还带了几发炮弹,于是那炮塔一转,“轰”的一声就朝我军阵地打了一发炮弹,只打得阵地里飞沙走石的到处都是烟雾,越鬼子乘着这个时候再次打来了一片雨点般的机枪子弹,甚至还有一小队越鬼子以为有机可乘就在这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
当然,越鬼子的这种冲锋还是没能得逞,发挥重要作用的还是我军躲藏在死角内的战士,他们甩出的“空爆”手榴弹再一次将越军冲锋的队伍甚至是躲在坦克后的越军火力掩护部队给炸得一塌糊涂,乘着这时候又是一枚防空导弹打了出去将越军坦克轰上了天。
“怎么办?”乘着另一辆坦克还来得及上来的时候,粱连兵就跑到我身旁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