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闯王就点头说道:“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导演组会不会……”
“你只管做你的事!”我说:“至于导演组怎么判定,那是他们的问题!”
“是!”闯王应了声,当即抓起了步话机就开始呼叫迫炮连。
“全连射击!”闯王冲着步话机叫道:“目标‘敌’步兵,榴弹瞬发引信,4号装药,标尺xxx,间隔7秒;3号装药,标尺xxx,间隔6秒;2号装药,标尺xxx,3发同时着地……”
闯王在说到“3发同时着地”时,有意加重了语气并对着身边观察员吼,似乎生怕他听不懂的似的……不过这一招似乎的确有用,观察员中听到这话时才意识到闯王要干的是什么,不由半张了嘴巴半天也合不拢!
这时闯王看了着手里的秒表,朝话筒叫道:“预备……放!”
隔了几秒又叫了一声“放!”
……
我则故作轻松的给观察员递上了一根烟,说道:“同志……你也许不相信这迫击炮可以3发不同时间打出去但却可以同时着地吧……这是李参谋的拿手好戏,这4号装药就是装了四个附加药包,可以把炮弹打得更高中,3号装药就打得低一些……只要掐准这时间间隔,这三发炮弹就是同时着地的!”
这原理我之前就从闯王那知道了,也就是说不只是线膛炮可以这样打,迫击炮同样也可以这样打,只不过在数据上会有些区别……比如线膛炮的准备时间是十秒,而迫击炮的准备时间是五秒罢了。
“哦!”观察员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想在本子上纪录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记。
“这个你也许用得着!”闯王给观察员递上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三批炮弹的装药号、标尺数据及间隔时间:“把这些向导演组报一报,让他们算算是不是三发同时着地,弹着点是不是刚才红军步兵所在的位置!”
“嗯!”观察员红着脸接过数据,当即就躲到了一边向导演组报告去了。
于是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红军两个排减员三分之二……指挥部里立时就传来一片欢呼声。
“营长!”这时丁成东隔着几米向我报告道:“红军装甲部队出击了,坦克二十辆,装甲运输车十一辆……坦克在前运输车在后,沿开阔地朝我军右翼推进!”
“左翼和正面的红军步兵也同时加速逼近!”赵敬平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红箭头说:“看来六营是想在几面同时给我们压力,岂图一举将我们打垮!”
我当即下令道:“二排负责左翼,三排、四排负责323高地!各排指挥一个炮兵连,用炮火挡住红军的进攻!”
“是!”命令很快就由各参谋传达了下去。
这就是我们这段时间训练的好处……每支部队都毫无疑问的会为炮兵部队指示坐标,所以我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些排是不是有炮兵观察员,或者能不能与远程炮火取得联系……这些东西在之前都训练过无数次了,这对他们来说无疑就像三只手指捏田螺一样简单。
所以这时我们的步兵其实是太多了,根本就用不着三个排……他们要做的无非就是用望远镜看看敌人集中在哪个部位,然后引导着炮弹往那地方砸就是了。
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步兵首先的职能应该是侦察员,真要是有些幸运的“敌人”能冲得过弹幕……那时他们才是步兵。
当然,这是演习……所以我们不可能打出真实的炮弹,而只是往后方的远程炮兵部队下达一个个指令,观察员则把这些数据一个个的往上报。至于炮兵是否有素质执行我们下达的命令……那自然也有观察员向导演组报告。
很明显的是,导演组的人只要把这些坐标和红军部队的坐标一对……就会惊奇的发现,红军步兵要是躲在反斜面不冲锋还好,一冲上来就必然会遭到蓝军的远程炮火的精准轰炸……我军步兵观测坐标的速度虽然不快,但这些玩意完全可以事先做好准备的。
而且导演组应该还清楚的记得,就在不久前红军对蓝军实施炮轰的时候,红军一通远程火炮都有办法将分散在323反斜面阵地上的蓝军一个排打得死伤过半,那么现在……咱们远程炮火是照着红军头上猛打猛轰的,这时候如果再来个什么伤亡不重的话……那无疑就是自打嘴巴而且也做得太明显了。
所以一个个结果判定下来,红军的伤亡随着他们的冲锋也越来越大……这直接就导致红军被压在另一面都不敢冒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