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手下的那些兵欢呼了一声,不等我命令抽出了工兵锹跑上去动手就挖,只看得我苦笑不已。不就是抬个界碑吗?谁抬还不都是一样,用得着这么兴奋?
可战士们却不是这么想的,看他们干起这活的劲头,可以说是几头牛的都拉不住的,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那埋在地下的界碑给挖了出来。
读书人倒也灵活,很快就向正在撤退的工兵部队借来了一根木棍几捆绳子,几个兵一齐动手三下五除二的就把界碑五花大绑了抬着就走。
这界碑大慨有一米长,三十厘米宽,十厘米厚,重量少说也有五十公斤。这如果是在平路上还好说,在越南这难走山路上抬着就很困难了,可是战士们这一路抬着却没人叫累,直到旁边有人抗议得不行了才心不甘情不愿的轮班。
更羡慕的还是那些沿路撤退的战士……他们原本还不知道我们抬的是什么,还道怎么一群人都抢得跟什么似的,认真一看却是界碑,不由眼睛都直了。有些兵甚至还在旁边大叫:“同志,需要帮忙吗?”
“得了吧你!”刀疤气得冲着那些兵大骂:“咱们自己人都还轮不上呢!”
开始我还很难理解战士们的这种心理,后来才意识到战士们这抬的不仅仅只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要知道这中越边境的界碑互相间的间距少则数百米,多则几公里,也就是说我们抬着这石头每跨出一步就代表着祖国有可能多上几百平米的面积,这种殊荣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碰得到的。
所以就算这界碑严重延缓了我军的行军速度,最后甚至还带着它爬上了581高地……可把我们这个排给累得半死,但却是谁也没有抱怨一声。
于是这界碑就这样像是根定海神针一样的在我们高地落户了,只不过它定的不是海,而是我们驻守的这座高地,这个边界。
在战士们忙着埋界碑的时候,我就按照习惯随意观察了下这581高地……就像越南大多数高地一样,这581高地周围到处都是连绵的群山,高地是一个连着一个,甚至就连581高地也是分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山头。
能够区分南北的,就是山脚下丛林中的一条小溪,而溪上的那座石桥则是中越之间重装备通过的唯一要道,此时正有一辆辆汽车和一队队解放军战士从那个方向撤下来。
所以可想而知,上级为什么会要让我们驻守这个高地。
后来我才知道,以我们斜对面与我们对峙的其实就是在国内口耳相传的老山,高地北面是麻栗坡县城,南面则是清水县。当年,我军大批援外物质就是从这条公路像流水般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境外,现在581高地就像是立在这条河谷左侧的一利刃,拦腰封锁住了这条交通要道。
第四章 持久战
说实话,刚到这581高地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因为我们得到命令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原地驻防并设立观察所。
但是筑的什么防,设的是什么所,防的是什么样的敌人,要防多久……这所有的信息都一慨不知。
以往打仗吧,我们至少还有一个大慨的目标,知道自己干的是穿插、防御或是进攻,或者说至少也会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但是现在我们却是两眼一摸黑连个基本的慨念都没有。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时候上级对此也没有慨念。原因是……咱们都宣布撤军了不是?不再打仗了不是?那现在是战是和其实就是要看越鬼子的反应了。
不过我却相信越鬼子肯定是会打的,这其中的原因……不用多说所有人心里也是透亮的,我甚至还知道不只是会打这一打还要打个十年。
当然这就不是战士们能预料得到的了,所以我们一上来后什么也不考虑,先挖上战壕和猫耳洞再说……
“连长!”跟战士们挖了一会儿的战壕后,我就对经过我身旁的罗连长说道:“咱们这人……是不是有点少了?”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咱们这581高地虽说只有一个高地,但刚才我认真数了下……包括我们所在的这个主峰在内一共有四个山头,咱们连队因为在反击战中伤亡惨重,现在上来的人才只有四十几个呢!也就是说平均一个高地只有十几个人驻守……我都怀疑上级是不是又犯糊涂了把我们当作是满员的连队了。
连长蹲下来看了看四周,随手给我递上了根烟,皱着眉头说道:“少是少了点,但也没办法……上级的意思,就是要少点兵力免得过份刺激敌人的神经!”
“哦!”听着罗连长这话我就明白了,这也许就是上级的政治手腕吧,在边境布上不多的一些兵力,以显示我们有停战的诚意,而越鬼子就变成了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这打吧……就变成是越鬼子先在边境闹事,而且还是以多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