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首先,它主要分布在重要方向上,特别是与敌方直接对峙的某些地段、前沿和浅纵深,互相之间交错重叠设哨,以克服地形遮蔽的影响,以便于向敌方正面、两翼和后方实施观察。
其次,越军的这些哨位通常选择便于观察的制高点上,但又避开明显突出部和方位物,重点哨所有伪装工事和隐蔽道路,有时也支起假哨棚,实行疑兵战术。
再次,这些哨位普遍拥有步话机、电台,并安排有越军不间断地轮流观察,对敌方前沿军事目标、活动人员、军用车辆以及有关迹象逐日登记上报。
简单的说,就是在我军与沙巴短短的这十余里,大大小小数十个高地,甚至是我军营地附近都有越军的观察哨。这些观察哨都有伪装和隐蔽……只要我军稍一有动作,他们就会通过步话机或是电台向指挥部汇报。
当然,在我军的坚壁清野的政策之下,营地附近的观察哨已经不复存在了,但距离较远的观察哨我们还是无法解决。
上级对付他们的方法就是侦察兵。
就在我军紧雷密鼓的做着战前准备的时候,几个连队的侦察兵已经被派出去一个高地一个高地的潜伏清剿……
对付潜伏的最好方法就是潜伏,我军侦察兵们往往就是在黑夜里偷偷的摸到疑似有越军观察哨的高地上潜伏下来,只等着越军观察哨前出观察或是使用步话机向上级报告暴露位置的时候再一战克敌。
然而就算是这样,我军侦察兵也不敢保证所有的观察哨都被他们清剿干净。
于是……为了能够瞒住越鬼子的眼睛,这天夜里我们团第一批部队仅仅只派出一个营,而且这个营还是分成三批在不同时间经过同一条事先认为相对安全小路进入战斗位置的。
这里所谓的相对安全,指的就是地雷被清除过了,观察哨也被清除过了。
也许有人会说,那越鬼子的观察哨被清除了……他们不就不会向总部回报了?那还不是一样是在告诉越军我们要进攻了?
问题是……我军对越军观察哨的清除行动一直都在进行,就连我们坚壁清野的行动同样也是在清除观察哨。同时越军也一直都知道我军会进攻沙巴,只是不知道确切的时间而已。再加上我军侦察兵在清除了越军观察哨兵,往往还特意派出几个会说越南话的翻译假装回报。
当然,这得要从越鬼子口中套得口令之后,至于侦察兵们是怎么做的……这就不是我需要关心的事情了。
我们营的目标就是在我面前的1197高地。
这个高地的标高不高,它能成为我军主要目标的原因,是它又长又宽,就像一道门闩一样横亘在其后的几座高地前,不占领它我们根本就无法往前推进……于是不用多想,这座高地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我军的兵力部置是这样的,一连在左翼,二连在右翼,三连欠一个排进攻正面,一个排做为预备队。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在正面的兵力反而会更少呢?
与越鬼子打过仗的人都知道,越军一般会将兵力布置在反斜面,为的就是躲避我军炮火。而且越军大量的火力点都是针对高地正面,所以从正面进攻十分困难,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越军阵地并杀伤其有生力量,就得正面佯攻并从侧翼发起突袭。
这样的安排当然是正确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越军当然也知道侧翼会是他们的薄弱部位,于是在两翼火炮的死角里埋下了大量的地雷。
“情况怎么样?”我小心翼翼的往前爬了几步,来到连长身边问道。
“情况不好!”连长摇了摇头,用低沉且沙哑的声音回答道:“工兵部队正在排雷,但越鬼子布下的地雷太多了,再加上要隐蔽排雷,所以速度很慢……一小时只能排十米!”
“什么?一小时只能排十米?”闻言我也不由眉头大皱。
不过这似乎也是正常的事,在黑夜里排雷本来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更何况他们还要十分小心不能让越军哨兵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