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1 / 2)

赵云眯着眼睛,点头道:“好吧,那就谈些有价值的,你是如何猜度到公孙度老贼会对你下手,自从他投降之后,这老儿不是一直对你毕恭毕敬,连军权都交出来了,你为什么信不过他?”

袁尚闻言一叹,道:“我一开始也是颇为相信公孙度这老匹夫,心下不曾设防,但是后来得一人用话语提点,说公孙度辞去兵权,甘心俯首,实乃是反客为主之计,他先是交出兵权,消除我等疑心,在暗中鼓动东夷各族造反,以久镇辽东之姿,重新执掌兵权,再得出山,当可谓之曰顺理成章也。”

赵云低头仔细的寻思了一下,道:“按照目前的形势,这事还真是像这位高人口中所言般地发展,敢问此人乃是何人?在何处高就?”

袁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笑叹着言道:“此人乃是白身,至于身份么……乃一神棍也。”

赵云:“……”

……

数日之后,从昌黎之地,由袁尚担任监军,公孙度担任兵马指挥将官的辽东军开始向着乐浪之地进发。

兵马的行进速度很快,只用了一日的时间,就抵达了离乐浪仅有五十里之地的逸林,当夜全军便即屯扎于此,暂时歇息,以待次日全军出击,直攻东夷诸族。

今夜,天空乌云密布,月黑风高,一种阴霾的恐怖气氛弥漫在整个营寨的上空。

公孙度的行营之内,其心腹邱郎不知何时乘夜而来,悄悄地与公孙度商量反叛大事。

“老将军,如今兵权已回,袁尚亦是落于我等陷阱之内,且今夜天色暗密,三军疲惫,咱们只要今夜突发袭人,必可将其一举击杀,老将军为何按兵不动,迁延日久,恐有变故啊!”

公孙度闻言,轻轻地摇了摇头,道:“我们刚刚才拿回兵权,且还未曾确定袁尚等人是否放松了警惕,现在就冒然动手,太仓促了!”

邱郎闻言急了,道:“那老将军打算什么时候动手?弟兄们可是早就受够了袁尚的气,在那等着呢!”

公孙度想了想,道:“至少要彻底的消除袁尚的警戒之心……以老夫之意,不妨先将东夷的乱世平复,如此则袁尚全失疑虑,待东夷叛乱事毕,我料袁尚必然大宴全军,以彰武功之事,届时乘着酒宴酣畅之机,再行动手,却是最为妥当……”

邱郎虽然觉得公孙度行事有些过于麻烦,但毕竟其乃主自为从,心急也得谨慎从事,故而只得点头答应。

公孙度仔细筹谋了一下,又道:“邱郎,要杀袁尚,还需得有一个人需要除去,此人若在,只怕我等未必能杀得了袁尚,一旦让其脱逃,日后祸患无穷,只怕再难收复也。”

邱郎闻言,忙拱手道:“敢问老将军口中所言之人乃是何人?”

公孙度长叹口气道:“便是那号称河北第一勇将的屠夫赵云,此人率众护持于袁尚的中军之外,若是不先想办法整治了他,想杀袁尚,却未必是那么容易。”

邱郎闻言,面上顿时露出了一丝淡淡地不屑,道:“屠夫赵子龙,属下亦是知晓此人的名声,不过是区区一介武夫而已,有甚惧哉?到时候若是真打起来,凭他一人还有可能挽救危局不成?”

公孙度摇了摇头,道:“汝切不可小瞧这屠夫赵云,传言人自打出山之后,单打独斗,未尝一败,实乃有万夫不当之勇,非常人可以抵之,当年宛城之战,张绣本可必杀曹操,全赖猛将典韦一人护守辕门,令张兵怯惧而不敢进,为曹操争得了一线生机,以老夫度之,赵云之勇,与当年的典韦相比,只高不低,所以欲杀袁尚,必须先除掉此人!”

邱郎闻言忙道:“既然如此,关于应该如何对付赵云,不知老主公可是有什么高招?”

公孙度闻言仔细地寻思了一会,方才缓缓地道:“欲想除掉赵云,唯有在平定东夷之后的庆功宴上,由你以及老夫的心腹们,以将领的身份去交好赵云,多加吹捧,助其酒性,待其醉后若能杀之,方为最好的策略……邱郎,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邱郎仔细的斟酌了一下,拱手言道:“老将军放心,属下……知道应该去怎么做了!”

……

数日之后,袁尚等一众兵马抵达乐浪郡,直抵反叛的东夷十二族境内,袁尚将全部兵马的指挥权,悉数交给了公孙度调度,自己则是做了个刷手掌柜,挂着个监军的名头,守在一旁冷眼旁观,静静地打量着公孙度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