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页(2 / 2)

“诸位,五国船厂的资金量是恐怖的,不运转起来,对各位将来的利益也是损失,针对诸位在澳洲与美洲矿场,以及与船厂合作开矿的诸位。

开矿的官方手续还是要拜托各位的,诸位有异议吗?”

众人临行之前,杨猛又抛出了一个诱饵,效率无疑就是金钱,若五国船厂能在短时间之内,将巨量的资金投入世界各地的矿场之中,对于在座的各大商家,无疑能早一步获取矿场的利益,合约之内规定的明白,除了固定收益之外,如果登去费用之后有盈利,分红也是必须的,杨部堂能如此迅速的提出这事儿,绝对也是诚信的象征。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杨猛又开始对着众人抱拳了。

“诸位,开矿需要巨量的劳工,如今奴隶已经不怎么吃香了,米利坚那边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局,我大清人口四万万,不知从我大清派遣巨量的劳工诸位以为如何呢?

当然!这些劳工超过当地土人的那部分薪资,从我那份固定收益及分红之中划出,正常的消耗,还是要记入船厂的成本之中的。

算算时间,一年之内,本部堂这边,最少可以排出二百万以上、五百万以下的大清劳工,至于以后的数量,看各地矿场的发展再定如何?”

巨量的劳力,也是保证采矿业产量的一大要素,几百万劳工,对于各处矿场的作用是极大的,想着那滚滚而来的财富,对于杨猛的这个提议,众人当然是不会回绝的,欧美各国的白种人,是不会做劳工这样的伙计的,各处矿场最欠缺的就是优质的劳工,杨猛的这个提议,也搔到了各人的痒处,看来以后可以与这位杨部堂在劳工之事上,再合作一把。

第七百零二章 善后

短短几天的时间,杨猛与众洋商也达成了初步的信任关系,前三个月百分之十的固定收益,多半的商家,已经在广州码头装好了货,只等着结成船队一起回国了。

在大湾的这几天,无论是安全还是伙食,这位杨部堂做的都很好,食在广州这句话可不是盖的,各色的大清美食这些人都品尝了个遍。

虽说正式合约已经签署了,但如今的海上,海盗纵横,在杨部堂的兵营,反而更安全一些,尤其是黄金合约的价值太大,没有足够的护卫战船,任何一个商家,都不会轻易出海的。

对于不想走的这些,杨猛也由着他们,并承诺在广州建立一座有相当规格的涉外宾馆,专门接待与五国船厂有关联的洋商。

就在杨猛要离开兵营的时候,暂署港督之职的巴夏礼却拦住了杨猛的去路。

“巴夏礼公使,合约已经签署,还有何事呐?”

黄金合约已经签署,五国船厂之事已成定局,即使开战,不到万不得已英军也不会轻易攻击五国船厂的,这里比租界的规格还要高,一旦沾上了五国船厂,无论是将军或是司令,都有可能成为诸国商人脚底下的蝼蚁。

“草约!不知杨部堂可否把英吉利的草约正副本,交由本公使呢?”

草约一事,涉及的资金太过庞大,虽说巴夏礼不敢参与此事,但如今风头已经过了,若是能从杨部堂手中得来草约的正副本,那他在清国外交界的话语权,也会高上许多的。

“草约正副本,除了涉及近两千万两的本金之外,还有两百万两的固定收益,巴夏礼公使认为本部堂会把草约的正副本交给您吗?

巴夏礼公使,这是国际政治大舞台,莫要说些童稚之言!”

巴夏礼的想法,跟当初的宝灵一样幼稚,这事儿用脚想都不可能,就别说用脑了,轻蔑的一笑之后,杨猛推开巴夏礼就要踏上自己的驳船。

“杨部堂!清国如果不想涉入此案的话,还请杨部堂将草约的正副本交给英吉利政府!”

杨猛上船,巴夏礼也上船,对于自身的安全,巴夏礼也有相当的自信,这个杨部堂不是清国的其他外交官,以他谨慎的态度,是不会对自己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