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三的一个之前一个如今,就让三人想起了割出去的港岛,这看来又是朝廷的一大败笔了。
“杨军门,可是港岛的缘故?”
这话是左宗棠提出来的,今天他们三人听到了许多颠覆性的情报,虽说震惊,但这震惊也惊掉了一些束缚,思路活泛了,自然很容易把目标引向港岛。
“不错!如今朝廷割了港岛,英夷也就有了一个前线的补给站,虽说港岛的出产不多,但港岛的地盘不小,囤积几十万人的粮草,再驻扎十万八万的人马,轻而易举呐!
两千万的赔款,足以让英夷打场灭国大战了,十万英夷、百艘战舰、万门火炮,哪个挡得住?”
耸人听闻,这绝对是耸人听闻,长毛贼几万人,连连攻城拔寨,若是来了十万英夷,这还了得?亡国之厄近在眼前啊!
“杨军门,英夷可有这样的战力?”
这话虽说可信,但曾国藩还是选择了不信,不敢信呐!若是十万英夷来犯,谁也挡不住呐!
“有没有谁知道,不过能与印度一国打生打死的英夷,数量终归是不少的,即使没有十万,三五万总是有的吧?
一旦英夷取印度不利,咱们这边闹了长毛,他们会不会转而他顾呢?
长毛在江宁有百万人,不要三五万,怕是一两万英夷加上炮舰,对咱们来说也是个死局吧?”
这个也是杨猛真正担心的问题,如今聚在印度的英军,三五万是有的,还有上百艘战舰,一旦英吉利觉得印度不好用了,会不会大举来犯大清呢?
太平军,英军,若是一块作乱的话,这事情,对杨猛来说也是极为棘手的,云南的兵力虽说不少,但英吉利的战舰,却是云南的一个软肋,就是那十艘铁甲舰建成了,能是百艘战舰的对手?对于这事儿,杨猛基本不抱希望。
“那该如何是好?”
曾涤生是三人的头子,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三人觉得杨老三的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有些事儿回去之后,一探便知,在这事儿上打诳语,也是很容易就能揭穿的。
“先练两支勇营再说吧!如今我们上面还有个朝廷,将此事报备朝廷,说不定依旧是个割地求和的局面,若是咱们练上两三支可用的勇营,挡住了英夷的脚步,这仗就有的打了。
不要这样看我,这都是林公说给我听得,当年林公执掌云贵的时候,明着做都遭了朝廷的罢褫,曾夫子咱们两人算是什么呢?
团练大臣而已!罗先生如今是何官职?左先生如今又是什么官职?咱们想要影响朝廷的大政,一无军功二无地位,这事儿只能想想而已!”
反清,怕是话一张口,就得与曾夫子决裂,保清护教,是个不错的由头,事实杨猛摆的差不多了,就看三人如何决断了。
军功与地位,加上林老虎当年的遭遇,这事儿上报朝廷的路子,基本也断了,除非这曾夫子不想干了,不然这折子他是不会随便上的。
“杨军门,兹事体大,可否容我想几天呢?如今发逆赖汉英,被江忠源据在南昌,十天半月之内,两湖之地无战事,待我想清楚,再给杨军门一个答复如何?”
听了杨老三的话之后,曾国藩觉得这位年轻人,就是林元抚埋下的后手,当年云贵练兵之事不成,林元抚被调职,杨老三被革职,看来林元抚当年是不甘心的,留下了杨老三这记后手,如今这世道,对杨老三来说正好合适,林元抚的谋划也就能进行下去了。
对于林元抚,曾国藩是敬佩的,但这事儿能不能成,还要好好的思量一番,毕竟这是背着朝廷在做事儿,虽说目的是好的,但手段无疑是有些不忠的!
“可以!这事儿毕竟难以接受,你们回去想想吧!成与不成,杨三只求三位不要把这些情报上报给朝廷,一旦朝廷怯懦,亡国就不远了!”
这话说的不假,三人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杨猛的说法,接下来就是各回各家了,抱抱拳、点点头,再看天色时辰,已经是后半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