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铜乱大潮,也一下打蒙了身在总督府的川督琦善,本想着遮掩一下,让朵康土司忍让一下,可派的说客还没到打箭炉,川西南就爆发了大规模的铜乱,从总督府到昭觉的信使也立马多了起来,琦善也是被逼到了绝地,八百里加急,几次责令杨猛戡乱,可杨猛的说法只有一个,等着朝廷的第二道旨意。
哪有第二道旨意啊?朝廷的旨意就在琦善的手里压着,这道旨意算是给杨猛的口谕,琦善本想着压下的,可事情到了这一步,这东西是绝对压不住了!
亲去川西督战,朝廷的旨意里有这层意思,但去滇西,琦善是不敢的,大阵仗十几年年前他就见过,这民乱、叛乱与洋鬼子进犯可是两回事儿,征战平乱这样的事情,也是川督琦善的一块心病。
川督的一道钧旨,算是把事情给说明白了,与徐子渭猜测的一样,朝廷确实有收拾朵康的意思,这份琦善代转的圣谕,话里话外都围绕着川铜,看来朵康倒霉就倒霉在抢朝廷的钱袋子上了。
“知会韦驼子,对川西的山寨下手!”
打大户是为了抢银子抢粮食,打这些个伪土司伪领主,才是杨猛安定川西三角地的必经之路。
这些个实行农奴制的山寨,才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这些寨子里的寨民,都是唯寨主、土司马首是瞻的,让他们种地他们就是农民,让他们拿起刀枪,这些人就是叛匪,比起三角地的大户们,这些人对杨家的威胁更大!
各大伪土司伪领主也因此遭了大难,他们手下那些只管饭的农奴,也迎来了新生,往昔的债务一扫而空,杨家就是川西的现世佛。
跟打大户一样,对于川西三角地的这些土贵族伪领主,杨猛也是一概灭绝,什么改土归流的,还是自封的,一概都没逃过韦驼子的手掌心,川西三角地,一夜之间就成了杨家的后花园。
韦驼子前脚杀人,杨家的管事们,后脚开武庄田庄,这次铜乱虽说只是针对大户和山寨土司,但带起的风浪却是不小,人心惶惶之际,杨家站了出来,也是赢得了川西三角地的民心民愿。
川西三角地大势已成,杨家的管事们,也是在杨勇的远程指挥之下,直接把川西商号的杆子,立在了三角地,失了土地、商路被断的川西大户,和一些亲杨家的土司贵族,摇身一变,就成了川西商号的小股东。
这么做,并不是大部分人的意愿,但形势比人强,朝廷和川督不知道川西三角地的实情,但这些大户和寨主们知道啊!
这哪是铜乱这就是杨家在抢地盘,加入川西商号就是亲近杨家,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韦驼子为杨家赚了大大的一笔,可川西北却不安宁了,铜乱席卷整个川西南,这是不可想象的,朝廷一下来了这么大的动作,川西北的伪土司土贵族,能想到的只有四个字,改土归流!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不仅朵康蠢蠢欲动,与昭觉咫尺相隔的大凉山,也不淡定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定凉山
大凉山,自杨猛入川以来,就对杨家若即若离。出了杨猛阵斩多吉之事后,大凉山与杨家的关系急转直下,现在的大凉山,也算是杨家与朵康之间的一个中立势力,他的动作,与杨猛在川西北的方略有冲突。
但韦驼子还没回来,指着自己手里的五千新军硬打大凉山,颇为不智,与其用人扫平大凉山,不如用力压服大凉山。
“计长,安排人手勘察大凉山的道路,这块骨头能不能吃,还得看韦驼子那边的实力如何?”
“三爷,大凉山不可硬打啊!这是川西的一块自留地,彝人的自留地,打了大凉山,只怕会战事不断啊!”
一听杨猛要勘察大凉山的道路,徐子渭的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这大凉山就跟朵康一样,朵康代表了藏人,那大凉山就是彝人的中心,打了大凉山,只怕整个川西都会乱起来。
如果朵康与大凉山联手,杨家想胜他们,就变得艰难无比了。
“打与不打,不是咱们决定的,而是大凉山决定的,咱们这边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至于那边如何抉择,咱们还决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