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1 / 2)

“葛师傅,欧洲的大型火炮也要现造炮台吗?”

这事儿是个要紧事,得问明白了,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能改进的话,还是要改进一下的。

“不需要啊!就连超大型的要塞炮,都有移动炮车的,可能是炮车的问题吧!”

大型的火炮,葛仕扬还是见过的,临时建造炮台,欧洲也有,但不像大清的火炮这样,每次开战,都要建造炮台。

“嗯!这样吧!骑炮哨的问题,先搁置。我在滇西弄了一批绿营的铁炮,这就让那边运过来,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情形,咱们再做定夺。

骑兵不能削减,一千五百藏马,还是给骑兵吧!这骑炮哨的马匹以后再说,军队的编制没有什么大问题。后勤的编制,咱们三个一起来弄吧!

还有就是官职的问题,捐官的事情也停一停,有韦驼子一个也就够了,咱们捐太多绿营的官职,只怕让有心人瞩目。”

骑兵是要大用的,无路是保护商队还是震慑云南,骑兵的速度最快,削哪支也不能削骑兵,这是个底线。

“三爷,这后勤和军幕要编制在一起吗?”

对于军制,魏五不是很清楚,拿着书本照读还凑活,让他创新就难了。

“不!军幕就是军幕,后勤就是后勤,而且后勤也要细分的。这军幕就算是个单独的编制,以后建军都要加上军幕,这方面的人才,魏先生以后也要留意一些。

后勤也要细化,大军驻扎的时候,要有专门做饭的伙夫,五千人的队伍,需要多少人,你们俩整理一下,这伙夫的队伍不能过于庞大,但要分的仔细些。等大军出动的时候,也要分派到各个汛哨的。骑兵那里也要加上马夫和兽医。

提到这兽医,五千人马的随军郎中,选好了吗?”

重新拾起这些杂事乱事,杨猛的思路也不是很清晰,只能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了。

“已然让刘一贴去办理了,只是这精于疗伤的郎中,不是很好找,数目还远远不够,这一时半会的,也不能没个汛哨都安排。”

魏五这老奸贼的脑子倒是好使,自己问什么他都能对的上来。

“这事儿就得麻烦葛师傅了,跟你们一起来的,不是有几个医生嘛!办个中西结合的医学馆,对于治疗外伤,还有西医的一些好东西,咱们也是要学的。

至于随军的郎中,可以粗使就行,不需要医术精湛,学会了疗伤止血就能用,这个条件一出,刘一贴那里,给他半年的时间,必须让各个小队,都有一名随军的郎中。

随军的郎中医术上不做太大的要求,但这五千人马,还需要一个医馆,这里面的郎中,必须得是医术精湛的,先建这个医馆。

这军医馆建好之后,没有战事的时候,也要对百姓开放。对了两相结合,医学馆这边开馆授徒,那些学的好的,就让他们到军医馆,跟着那些良医继续学习。

医馆的事情就说到这里,刚刚我说到那里了?”

杨猛的点子是不少,但在总揽大局上还差了一些,主要就是缺少历练,自己这个两世为人的,赶不上魏五这个老奸贼。

“后勤的火头军。”

魏五答得利索,过目不忘、过耳不漏,就是他一辈子练出来的本事。

“火头军弄完了,就是衣服鞋袜,我在昆明有个专门的鞋厂,可以做这些,葛师傅你也提一提欧洲的法子,让鞋厂的管事参照一下,你们拿出个章程来,缺少什么机器技术,直接给泰辰下单子。

再就是我让葛师傅负责的弹药作坊了,魏先生在这事儿上也要多费心,昆明西山那里有批工匠,可以修理枪械,与弹药作坊并在一起,建个军械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