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2 / 2)

田畴听说魏延现在居然有了影响丰乡城众人的能力,心中对魏延的评价提高了几分,他问魏延:“文长,你能告诉我当时为什么要极力阻止大家对张济动手么?”

魏延很年轻,今年不过二十一岁,他来了丹水之后,听到众人平时说话时提到最多的两个人,一个是公子,另外一个就是田畴,所以他知道田畴的这个问话,对于自己十分重要。

魏延回答:“当时的情形,如果我们伏击张济,虽然有一定的获胜把握,但若是打起来之后,一定会闹出很大的动静,这样就会完全暴露我们的实力。荆州刘表一直对丹水民间的武装力量十分警惕,若是让刘表知道这里居然隐藏着一股可以跟张济抗衡的力量,他肯定会出动大量兵马前来围剿。如此一来,我们就会被迫从隐藏转为公开,这显然与公子在丹水的布局不符。”

“哦,那你觉得公子在丹水的布局是怎样的?”

“卑职以为公子让我们在这里坚守,是想把武关当做一把大锁,在平时可以任凭南阳与关中之间来往,而在需要的时候,则要完全切断关中与南阳之间的联系。另外,这里还可以充作进攻南阳的前进基地,一旦公子平定了关中各路豪强和兖州曹操,就可以将这里当做进攻荆州的跳板。”

听完魏延的分析,田畴颔首,表示认可。其实来到丹水的这段时间,田畴一直在观察着魏延,因为此人是公子特意交待过的。通过屈永和丰乡城几个当家的介绍,田畴可以肯定魏延的勇武绝对没问题,至少目前丰乡城上万汉子当中找不到一个可以打得过魏延的。

魏延除了能打,对于兵法韬略也是很喜欢钻研,他到了丰乡城之后,除了每天跟着士兵们一起操练,剩余的时间都在钻研《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黄石三略》和《鬼谷子兵法》这些兵书。当然了,以魏延的身份,如果不是刘和特意做了指示,是没有机会接触到《黄石三略》和《鬼谷子兵法》这种“高级教材”的。

很快,就到了田畴离开的时候。

田畴让人将魏延喊来,他带着魏延来到当初曾经打过伏击仗的冯家峪,然后两人站在山丘顶上,其余人则退到半山腰。

“魏文长,可知今日我喊你来此地的用意?”

“听人说,当初公子曾在这里带领屈家的家兵伏击了景家和昭家。”

“公子当初带着我和鲜于明辉离开长安时,身上只有一贯无文钱,当时可以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来形容。不过当时就算在那么潦倒的情形下,公子却很乐观,从来不担心前路会有什么险阻。我们来到丹水时,多了段煨借给的一百士兵,公子便以这百名士兵为基础,在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内,把丹水城闹了一个天翻地覆,然后趁着袁术将注意力放在丹水时,悄然从卧牛山中穿过。”

“我给你说这些过去的旧事,只是想告诉你,一个人是什么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具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去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你能告诉我,你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么?”

“属下有!”

“现在我要代表公子交给你一个十分紧要的任务!”

“延听命。”

“公子平定北方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将来南下考虑,公子要求你离开丹水,想办法去荆州的南方,让刘表发现你,重用你,我们会在暗中给你提供必要的帮助。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力往高位上爬,等到公子率大军南下之日,便是你立下大功之时!另外,你要想办法交好文聘和黄忠两人,关键的时候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你的母亲,我会让人好生照顾,绝对不会让她受半分苦。”

魏延完全听懂了田畴的话,他没有半分的犹豫,立即说道:“属下明白了!不知何时动身?”

“你这几天好好陪一陪你的母亲,等我离开的时候,你跟我一起离开。”

这场不可对外宣扬的谈话,到此结束。许多年之后,大汉镇南将军魏延在回忆此事时,还讳莫如深,不肯告诉别人他和田畴当时究竟说了些什么。

几天之后,田畴悄然离去,就像他来的时候那样无声无息。魏延当初来三户亭时,不过是桐柏山中一猎户,他到了三户亭之后又一直呆在山高林密的丰乡城接受系统的训练,所以天下知道他真实底细的人,除了那个当初把他找到的屈大壮之外,剩下的就是屈家主事的两人。很显然,屈永和屈林不会对外宣扬魏延的身份,而田畴在离开时,把屈大壮和与他一起去平春的几人都带回了洛阳。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魏延与田畴在中途分开之后,他回到了平春县,然后又在桐柏山中干起了猎户的行当。当初认识他的人问起他这一年多来怎么不见踪影时,魏延就会告诉别人,他带着母亲四处求医去了,如今母亲已经过世,只剩他孤身一人,所以只好回到乡里。

此时天下纷争不断,平春附近这几年又一直不太平,不时有汝南黄巾余孽冲出来杀掠一番,所以没有多少人会对魏延消失了的一年多都干了什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