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作为弱小的势力,在大佬们神仙打架的时候,是最容易遭受灭顶之灾的,这也是乱世生存的丛林法则。单福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不管曹操有没有解决掉刘备的心思,单福都建议刘备果断向刘表示好,挑起刘表与曹操之间的冲突,这样才便于刘备接下来浑水摸鱼。
单福给刘备分析过,若是刘表相信了简雍的话,调集军队堵在汝南和颍川的西边,刘备便可以要求曹操先提自己解决了进入荆州的障碍,否则刘备便赖在汝南不挪窝。如果曹操真的有心帮刘备进入荆州,他就要得想出办法;如果曹操只是嘴上说一说,那么责任不在刘备,曹操也不好立即就向刘备动手。
退一步讲,就算曹操还是要对刘备动手,但因为刘备事先向刘表卖了这份人情,到时候也就不用担心遭受刘备与刘表的两面夹击,可以凭借汝南附近的地形,将何以、何曼这些大股的黄巾势力组织起来,一起跟曹操周旋。
再退一步讲,如果最终刘备联合汝南各地黄巾势力依然难以抵挡曹操的大军,到时候一无所有的刘备完全可以央求刘表收留,情形比之当初从徐州离开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上面的分析,是单福基于刘表获悉曹操的企图之后派兵堵住汝南通往荆州的道路得来的,也是形势对刘备最不利的一种。除此之外,单福还分析到刘表若是不相信简雍的话,或者并不在乎黄巾乱民流窜到荆州境内,那么他很可能不会大量调动兵马,只是让紧邻幽州的各郡提前防备。
如果面临这种情形,刘备可以让刘辟和龚都假装反水,然后带着他们的部下直接突入南阳境内,接着气急败坏的刘备便率领兵马“追杀”刘辟、龚都进入南阳,双方经过一番“浴血大战”之后,刘辟和龚都终于被消灭,这时候刘备的老巢汝南又被趁虚而来的曹操占了,刘表看在刘备替他帮忙的份上,怎么也要给刘备安排一块落脚之地吧?
正因为有了单福这一番滴水不漏的谋算,所以简雍来见刘表时才会表现的底气十足,丝毫不担心刘表听了之后信还是不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因为对他而言,只要把话给刘表带到,主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下的不过是看能不能锦上添花,促进刘备与刘表之间的关系亲近一些。
刘表听了简雍的话之后,脸上的表情并不如何吃惊,略作思索之后,自语说道:“曹孟德还真是一刻也不愿等啊,这就要急着对豫州下手了么?万一长安有变,他还顾得过来么?”
简雍有点听不懂刘表后一句话透露的意思,但他从刘表前一句话里却是明白无误地听出了刘表对于曹操攻占豫州其实早有预料。因为摸不准刘表的心思,简雍索性闭口不言。
“宪和先生,玄德的这番好意,某已心领了。汝南黄巾之事,本侯自会与手下商议。你回去之后告诉他一声,日后若是无处可去,不妨来荆州。刘某与玄德皆为刘姓后人,理当拉扯扶持一把。”刘表没有立即做出决定,使上了官场上惯用的拖字诀。
“在下替玄德谢过使君高义!”简雍心中大喜,退出镇南将军府。
简雍走后,刘表让人将自己的心腹蒯越、蔡瑁和外甥张允喊来,将方才简雍说过的话转述给他们。
蔡瑁立即建议刘表说:“主公,这正是我们进入汝南的大好机会!曹操可以打着清除黄巾乱匪的旗号进入汝南,我们同样可以!既然刘玄德派人前来告密,那就说明他对曹操很是忌惮,不如劝他转投荆州,与我们在汝南里应外合,抢先一步拿下汝南!”
后世关于蔡瑁的记载,以负面居多,将蔡瑁刻画成了依靠裙带关系上位,性格骄傲自大,擅自插手刘表继承人的反面形象。实际上,蔡瑁是有真本事的,他作为刘表最倚重的一员大将,在刘表单骑入荆州之后,为刘表的上位和地位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蔡瑁出身襄阳蔡州,为汉末荆州名族蔡讽之子,蔡瑁的姑母是太尉张温之妻,蔡瑁的大姐嫁给了襄阳名士黄承彦,而黄承彦便是后来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月英的老爹。蔡瑁的二姐嫁给了刘表成为继室,是在刘表来了荆州,他的正室夫人陈氏去世之后。也就是说,后人抹黑蔡瑁因为占着是刘表小舅子的光才得以上位的说法纯粹就是胡扯,真实的情况是刘表借助于蔡瑁和蒯越等家族在荆州的地位,这才在荆州稳住了根基。
还有一桩冤案,也是后人看轻蔡瑁的原因。某罗的演义之中写蔡瑁为了扶持自己姐姐蔡氏亲生的儿子刘琮接替刘表,故意为难刘表的长子刘琦,甚至在刘表患病不能理事的时候,竟然伙同张允等人将从江夏赶回来探望刘表的刘琦拒之门外。实际上,刘琦和刘琮皆为刘表原配陈氏所生,而蔡瑁的二姐所生的儿子为庶出,名字叫做刘修,根本就没有参与到争夺荆州的事件中来!
蔡瑁是刘表的小舅子,张允是刘表的亲外甥,这两个人包括蒯越等刘表心腹为何要拥立年幼不懂事的刘琮,却不愿意拥立刘表的长子刘琦呢?根本原因还是年纪越小的接班人,越容易被操控,当时刘琦明显跟心怀不轨的刘备走得太近,而蔡瑁和张允等人看清了天下形势,知道刘表一死,曹操必然要大举南下占领荆州,蔡瑁和张允等人不愿意陪着刘备这个野心家继续打内战,想归顺曹操,所以就极力的排挤刘琦,扶持刘琮。
如果站在荆州百姓的角度来思考的话,蔡瑁、张允等人愿意向曹操投降并非什么坏事,反倒是野心家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到处煽风点火才是罪魁祸首!难道说在刘备治下当个老百姓,日子要比在曹操治下日子更好过么?为了一个所谓的恢复汉室,就可以置千万百姓和士兵的生命于不顾么?如果不是汉末的野心家太多,心里都装着一个自己的主张,让曹操早一点统一天下,或许还能给汉人保留一些底蕴和元气,也不至于后来五胡乱华的时候,汉人差点被杀得绝了种……
刘表听了军师蔡瑁的提议,心中有些意动,便将征询的目光投向了蒯越。
蒯越便是当初向刘表进献了“臼犯之谋”,然后与庞季一起进入襄阳劝降了反贼头领张虎和陈生的牛人,如今是刘表的主簿,替刘表掌管着文书。
第四零四章 谁是赢家(中)
蒯越是蒯良的族弟,两人同为刘表掌控荆州的重要心腹,在镇南将军府中的地位都不低。不过,蒯良的长处在于内政,而蒯越则是精通权谋。刘表来了荆州之后,许多的行动都是蔡瑁和蒯越替刘表出谋划策,这次同样如此。
蒯越并不怎么同意蔡瑁的主张,他认为豫州是一块是非之地,而汝南更是这块是非之地的冲突中心。
曹操出兵豫州,那是因为他头上顶着征东将军的名号,可以对徐州、豫州和扬州的事情进行插手,但刘表却是镇南将军,朝廷下达的委任命令是督荆、交、扬三州之事。就像上次刘表对长沙太守孙坚用兵,就属于名正言顺,事后也听见有人出语质疑和反对,更没有人替孙坚父子“仗义执言”。但是这次刘表若是采纳了蔡瑁的激进提议,发兵汝南,兖州的曹操和扬州的袁术必然是要责难的,甚至徐州的卢植都有可能发声。
蒯越不想直接驳斥蔡瑁,把两人的关系搞僵,因此刻意装作思考的样子,拖了一会之后,这才对刘表说道:“德珪(蔡瑁字)的提议很好,应当速速调集兵马,抢在曹操动手之前,将汝南全境都占了下来。只要有了汝南这块跳板,日后向北攻略兖州,向南攻略扬州和徐州,都会容易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