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页(2 / 2)

不怪乔玄心中生疑,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乔家如果还在扬州境内,那么以后说不定还有被拿来当人质的可能,若是举族迁往外地而且是迁到刘和控制的地盘,今后刘和若是要对付袁术,岂不是正好可以毫无顾忌,放开膀子把袁术往死里整?

阎象面带苦笑,轻声说道:“下面这些话,出得我口,入得乔老之耳,等我离开乔家之后,还望乔老万万不可外传。”

乔玄郑重点头,承诺说道:“只要阎主簿却是一心为我乔家考虑,乔某绝对不会置君于不仁不义之地。”

阎象有些艰难地说道:“吾为袁公路主簿,近来发现了一些他妄图称帝自立的迹象,他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只怕天下群雄都会前来讨伐,到时候他必然难逃覆灭,而我们这些人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次我来皖县,明面上是要用你们乔家一族向徐州交换张勋和袁涣,实际上却是想帮乔家一次,同时也为日后留条后路。”

“这次张勋和纪灵为何在徐州大败而归?老百姓都觉得是因为徐州军民守土之心坚决彻底,实际上却是徐州牧卢子干居中运筹的结果。卢子干此前为冀州牧,而他是接替了原冀州牧韩馥,韩馥则是转任了幽州牧。从卢子干复起以来,每一步都跟幽州有莫大的关系,说到底,也就是跟蓟城刘氏父子有关。以我所见,北方那位你还从未谋面的女婿,将来说不得便是光武第二,所以……”

阎象把话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乔玄听到这里时,觉得心在怦怦直跳,头有些晕沉沉的,他在心里默念着一句话:“光武第二……,光武第二……”

光武自然便是开启了东汉王朝的光武帝刘秀,而刘秀正是从北方起兵,说得再准确一些,便是从蓟城骑兵,最终横扫了各路群雄,最后走上了至尊之路。

以前乔玄只是觉得替大女儿找了个身份地位很尊贵的夫君,可是被阎象这么一说,他就禁不住的往深了想,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想的乔老头一颗心都要蹦出来。如果真如阎象说得那样,刘和将来一统江山,成了中兴的皇帝,那他乔家便是正宗的皇亲国戚啊!

乔玄思前想后,最终定下决心,他一脸坚决地对阎象说道:“阎主簿这份好意,乔某铭记在心,我这便派人前往徐州联系糜家,一定帮着阎主簿促成释放张勋和袁涣的事情。日后真到了形势危急之时,阎主簿可以来北方避祸!”

后世史书记载,作为袁术主簿的阎象,在袁术得了玉玺准备称帝时,曾经引用周文王虽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还向殷称臣的故事劝阻袁术不要走出那一步,结果却未被利令智昏的袁术采纳,最终跟着袁术一起倒霉覆灭。

在这个时空之中,因为天下形势完全不同,所以袁术在称帝的道路上走的隐蔽小心,直到现在才露出一些端倪而已,但却被阎象所洞悉。阎象虽然对袁术忠诚,但不代表着愿意追随一个谋逆者走上覆灭之路,所以他想通过皖县乔家给自己和家人留一条活路。

正如阎象对乔玄说的那样,这次张勋和纪灵之所以会失败,那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卢植这位文武双全,威望足够力压徐州各郡世家大族的超然存在,而卢植出现徐州牧则绝非偶然,而是刘虞父子在徐州布下的棋局。

能够布下这样大棋局的人,无论是眼光,还是实力,那都是要超过各州军阀的,如果他想问鼎天下,成功的机会自然要比手握一块玉玺便天真的想要称帝的袁术高出许多。

乔玄送走阎象之后,便立即前去乔家宗祠拜见乔氏族老,将他决定带着自己这一支人迁往幽州的想法说了出来。当然了,为了乔家和阎象的安危,他不可能向族老说出诸如“光武第二”这样吓人的话来,只是说自己这支人因为跟幽州有关系,而袁术与幽州颇为交恶,所以留在皖县会给本家带来麻烦。

乔氏族老也觉得乔玄一家离开皖县是好事情,不然整个皖县乔氏都要跟着受连累。几位在乔家族内最有地位的老人经过商议,一致同意乔玄一家上下七十多口迁往蓟城,另立宗祠,从此成为乔家在外的一个分支。

乔家一族在皖县有数千人,就算乔玄明知去了北方会有一场大富贵等着他,但他也不可能带着全族之人集体北迁。再者说了,只要他们这一支人离开了皖县,就算日后袁术有什么想法,他也不会丧心病狂到拿剩下的乔氏族人撒气泄愤。

世家大族自然有世家大族的行事的规矩,袁术和袁绍出自汝南,日后就算与二袁敌对的势力占据了汝南,那也不为因此而对汝南的袁家大开杀戒,因为那么做会失去天下人心和道义,还会引起公愤。

乔玄从作出决定再到前往宗祠,不过是半日之间的事情,等到晚上他回到自己家中之后,这才忽然想到一个令自己头痛的事情。

小乔该怎么办?

前些时日,江东孙家派人悄悄来到皖县,买通了看守乔家的那些人,秘密见到了乔玄,然后提出了联姻的请求。当时乔玄正在担忧家族安危,而张勋和纪灵尚未战败,这精明的老头子本着多头下注的想法,很痛快地答应了将二女儿嫁给江东豪杰孙坚长子孙策,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举族迁往江东避祸。

现在,乔玄为了早日当上“皇亲国戚”,已经断然做出了带着家人北迁的决定,可他要是这么一走,从此与江东孙坚那就是远隔千里,二女儿的婚事到底还能不能成,那就不好说了。

大女儿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呢,这异地婚姻最是折腾人,订婚都好几年了,因为路途的原因,女儿还没有嫁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