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问陈逸:“若是来日北海有事,敢问幽州可否援助?”
陈逸点头:“只要北海主动向蓟城提出请求,公子许诺立即从渤海派出精锐骑兵赶至北海增援!”
王修于是转头对孔融说:“孔相,这次我们不仅要支持田楷一些粮草,而且要派出一部兵马前去增援!”
孔融见王修态度如此坚定,便说道:“太傅大人代表着汉室正统,既然他有意让我们支持田楷,我们便放下各种猜忌,先帮助田楷度过这个难关。”
翌日,孔融委派功曹孙邵率领五千步兵立即启程,前往平原郡增援田楷。
却说高览领了袁绍的军令之后,意气风发地率军从邯郸城出发,一路顺利地来到了由麴义驻守的清河国境内,在甘陵城内略作休整和补充,便继续向东挺进,不几日便抵达了冀州与青州交界的隃县。
按照行军套路,高览派出一小队人马进入青州平原郡进行侦察,于是很快便得知田楷根本就没有挪窝,青州兵马继续守在平原县城和高唐县城内,似乎没有半分移动的迹象。
高览大怒,立即派偏将周昂和高翔率领五千前锋部队直扑平原县城,威逼田楷立即撤出青州。
平原城外,五千袁军排列整齐,气势颇为雄壮。
周昂派出一名小校来到城下传话,只听那小校对城头的士卒喊道:“城上的守军听着,我家将军命尔等速速撤离此地,立即前往卢县,否则便以叛逆论处!”
城头的田楷怒斥喊话的小校:“田某如今已经投靠幽州刘伯安大人,尔等未经许可便擅自闯入本郡,若是再不撤离,休怪吾军箭矢无情!”
田楷说话间,便有一股箭雨向城下射出,擦着那名喊话的小校头皮和身体附近飞过,吓得此人面如土色,掉头就往回跑。
周昂和高翔在平原城外吃了闭门羹,赶紧派人给后方赶来的高览报讯,将田楷转投阵营的重大消息传了出去。
第三零二章 添油加火
田楷忽然“反水”的消息传到邺城、昌邑和南皮时,高览已经率军抵达平原县城,并且与城内的田楷打了一仗。
公孙瓒活着的时候,手下少有文武双全的盖世武将,仅有的一个好苗子赵云还被刘和拐走了,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的手下都是酒囊饭袋,一个个全都是草包。
实际上,公孙瓒能从当初的一个低级军官成长为雄霸北方的诸侯,不仅跟他的勇武有关,也与他的一群手下密不可分。正史之中,关于田楷、单经、严纲、邹丹等人的记载很少,只是说这些人是公孙瓒的下属,连他们是哪里人都没有说明,因此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一直追随着公孙瓒南征北战的军中老部下。
因为田楷等人没有显赫的家世出身,所以正史之中关于他们的记载几乎没有;因为田楷等人一直跟随公孙瓒拼搏厮杀,所以他们深的公孙瓒的信任和重用;因为公孙瓒家族最终在易京楼内化为了灰烬,所以关于他的追随者们的线索几乎全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高览率领两万气焰嚣张的袁军前来平原县城,本意是想通过恫吓而逼迫田楷撤走,但是田楷并没有被高览吓住,反而是沉心静气地指挥手下士兵将袁军发起的一轮试探性攻城打了回去。
高览虽然瞧不上田楷,但他却不能真的不顾士兵死活发起更加剧烈的猛攻,因为他这次来时根本就没有携带大型的攻城器械。
围城之战,进攻一方就算有十倍于守城方的兵力,都不敢保证能够取得胜利,而高览虽然带来了两万士兵,但也不过是平原城内五千守军的四倍,真要是不顾伤亡的打起来,田楷未必会败给高览。
高览在平原城外受挫之后,不敢擅自决定后续行动,于是将部队驻扎在隃县东面二十里处,等候袁绍进一步的命令和指示。
袁绍接到高览传回的消息时,本以为会是高览军顺利占领平原郡的捷报,结果却是高览军出师不利,刚进青州就被人堵在了黄河岸边。
火冒三丈的袁绍,痛骂许攸一顿,说他上次前往昌邑根本就是被曹操给愚弄了,因为曹操压根就没能将田楷收服!挨了骂的许攸,满肚子委屈没法说,他也没有想到田楷这厮竟然出尔反尔,明明已经答应了投靠曹操,怎么没过几天就反水了。
谋士田丰劝说袁绍不要将怒气全都撒在许攸身上,因为错不在许攸,要怪只能怪曹操太狡猾,早就预料到了田楷的不可靠。田丰还是坚持认为高览此时不宜兵进青州,既然田楷临时反水,那就正好将高览撤回冀州,以后再寻找合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