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1 / 2)

但前些年嚣张跋扈、气焰滔天、权柄赫赫的汪直却沉寂了下来。西厂被罢黜后,汪太监常年在大同监军,若非时不时有汪太监吃小败仗的消息传到京师,他的存在感几乎近于零了。

闲话不提,却说这县衙工作,每年收完秋粮就闲下来了,上上下下只等着熬冬过年。此时已经从新县尊变成老县尊的方应物也有了闲心,可以仔细去考虑其它事情。

根据国朝制度,官员要三年一次考核,谓之考满,算是一个任期结束,在一个位置的最长时间是三考九年。当然,方应物这样的人是绝对不想真在知县位置上熬完九年的。

按照上述三年考满规矩,过完这个闲散的冬天,也就是明年开春之后,到了成化二十年的四五月份时,方大知县的三年任期就该到期了。

换而言之,最多半年后,方大知县即将迎来任满考察,那么眼下就要有所未雨绸缪,提早准备迎接考察了。

这日方应物闲来无事,坐在公堂上入了神,其实最让他挂心的并不是任满考察。要知道,他这种京县知县考满是在都察院进行的,要自行赴都察院述职并接受考察。

如今掌院右都御使是他帮助上位的李裕,不管事的左都御史是汪芷的党羽盟友王越,实力派副都御史屠滽是他的同乡老交情。有这个阵容在,又加上方应物自认实实在在的政绩卓著,考察时不是最上等就见鬼了。

所以说,如今方应物并不是为考察挂心,而是在琢磨考察之后的事情。考察结束后,方应物就要在吏部挂名,等待新的选官,升迁流转全都在这吏部的闭门操作中。

当今吏部尚书还是尹旻,两年前争夺入阁失败后,他继续稳稳地当着吏部天官。而这尹旻是次辅刘珝的铁杆死党,出了名的难说话,连首辅万安也敢公然顶撞。

让方大知县所挂怀的问题,就在这里了……他和吏部尹天官没有半点交情,同时又与次辅刘珝屡屡交恶,选官时实在福祸未知。

虽然方大知县也不是没有依仗,名气和背景都不小,但选官里面有无穷无尽的门道,能生生的叫人有苦说不出。即便平时再牛气冲天的人,选官时也要夹着尾巴当孙子。

这个时候,只能去西天请如来佛祖了……方应物将在衙门历练的刘大舅哥招来,殷勤备至地问道:“老泰山前年丁忧返乡,如今守制结束否?何时起复还京?”

大舅哥刘枫答道:“家父来信说,二十七个月虽然过去,但不便表现得太急于起复,所以要延缓一阵子以寄哀思,而且同时还要观望一下返回朝廷的时机。据我推断,大概要在年后了。”

方应物暗暗想道,丁忧结束赶紧起复回朝才是,还需要观望什么时机?不过年后也来得及了,先等着罢!

第四百五十七章 掐指一算

与大舅哥谈完,知道了老泰山的行程,方应物心里也就有了底,急也急不得,只能等待着。

另外他忽然又想起自己的婚事,若刘棉花起复回京后,大概马上就该自己迎娶刘家小娘子了……看起来,明年各种事情不会少。

今日县衙再无事,方应物便起身招呼了方应石,打算回家探视两个儿子去,说起来已经有三五日没见到了。

方家上下都嫌弃县衙这地方氛围不好,多是贩夫走卒油嘴滑舌刁钻狡险之辈,不愿意让两位年方周岁小哥儿在县衙里成长,故而一直养在家里。

王兰王瑜两房小妾自从有了儿子,大半身心都放在儿子上面,更加淡了追随方应物住进县衙的心思。

所以上任两年半,方大知县一直是独身居住在内衙,吃穿用度没多占公家一分便宜,还削减了大量承应差役。因此被赞为有古人之风也,人人都要夸一声“两袖清风”。

方应物才走到后衙院门,便看到有差役拦住禀报道:“大老爷!酒店那边有远方贵客到了,问大老爷何时赴席。”

方大知县一听便心知肚明,所谓酒店自然就是当初何娘子在县衙斜对面开的那家,生意据说很红火,又多占了左右邻里不少地方。

只是后来这酒店被汪芷借去当秘密据点了,招了一批前西厂“余孽”充斥其中,方大知县只管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这两年来,汪芷每次回京活动都住在这里,刚才那句“远方贵客到了”就是一句暗语。听到这话,方应物就知道汪芷又潜回京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