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页(1 / 2)

但方应物仍在反复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花魁娘子要主动留宿他?

到了花魁这个份上,说是卖艺不卖身也差不多了,而且她们是可以自由选择入幕之宾的,只要看对了眼。

但至少最近几个月没听说花魁娘子和谁睡过觉,怎么在这节骨眼上突然莫名其妙地把他睡了?

直到方应物结束了乡试后的交际,离开杭州北上京师时,也没有参透其中含义。

再后来,有友人给方应物写信时,说这凤萧姑娘在方老弟你离开杭州后,忽然宣布立誓守身,不再招待客人,此类事情由天香楼中养的几个女儿代替。

杭州城里众人很是唏嘘感慨一番,大家都清楚,花魁娘子最后一个入幕之宾是方应物。她说要守身,是为谁守不言而喻。

当时远在京师的方应物顿时感到压力山大,他很明白这是女人的报复……这样把皮球踢给了自己,一个处置不好,自己就要成悠悠众口里的负心人了。

不过此乃后话不提。

第二百五十七章 狗血啊……

通过这次花魁事件,方应物意识到,如今名气炒作得太火热,已经有点过犹不及,反而有引起舆论失控的危险。那就不是引导舆论了,而是被舆论绑架,所以是到了离开杭州的时候。

好友项大公子打算衣锦还乡,在故里好好夸耀一番,而方应物则计划直接去京师。

首先,如今运河还没有冻住,这时候动身北上可以全程坐船,相对比较舒适。不然再晚些动身,到了北方就只能转乘马车走陆路了,很不便利。

其次,有父亲大人耀眼成绩在前,方应物感觉自己这举人回了家也没什么意思,主要是没有太多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感触了,还不如抓紧时间早些去京师准备明年开春的会试。

在离开之前,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将相识纠缠了数年的王小娘子纳入房中,成为第二个妾侍。

这件喜事办得很低调,无论王家这边还是方应物本人都不想太张扬。对王大户而言,送女为妾总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能低调就低调,对方应物而言,也必须要低调了。

最终还是闭起门简单操办,只请了同族王魁和项成贤到场,纵然方应物感觉对王小娘子有所亏欠,但也没什么办法了,只能来日方长慢慢补偿罢。

然后方应物拖家带口离开杭州,沿着运河北上,重走一遍两年前的水路。当然,现在比两年前舒适多了。

为了省去路上转船的麻烦,王大户直接安排了一艘大船,将方应物一直送到运河的另一端。此外还派了一家三口人作为仆役婢女,包括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个女儿,随同方应物北上。

如此方应物一行人有主人家一名、妾侍两名、长随一名、仆役婢女三名,共计七人。这架势比上次出行阔气得多,有几分富家公子派头了。

又去向王巡抚告别过,方应物就从杭州城武林门外码头出发了,这里也是运河的最南端,而他的目的地则是运河的最北端。

新科举人中,方应物应该是最早向北出发的人,一路上没见到本省的同行。但有两美貌小妾陪伴,一个妩媚一个娇艳,路上说说笑笑或者下棋,方应物倒也不会太寂寞,比他去年从北方返回时的孤独路程强太多了。

从镇江过了江,又从淮安过了河,再行半个月,眼看着到达通州,这里就是运河的终点了,距离京师还有几十里,但下面水路就不是普通民船所能走的了。

此时天下承平日久,商业逐渐繁荣,通州张家湾码头也因势而起,凭借独一无二的枢纽地利,成了北方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号称京东门户。

但从杭州府过来的方应物一行人对这种繁荣景象不算新鲜,登岸后找了家大客店入住。此后方应物又打发了长随王英去外面租三辆大车,以备明日赶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