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1 / 2)

方应物便点头道:“那就去巡抚衙门。”

于是牛马二校尉又押着方应物出了总兵署,打听着向巡抚延绥镇都察院衙门而去。一刻钟后,便找到了地方。

不过这巡抚都察院衙署大门紧闭,不见有人影,十分奇怪。牛校尉上前去叫门,却从小门里闪出一名门官,与牛校尉说了几句话。

牛校尉走回来,满脸无奈的对方应物道:“方才门官说了,延绥镇巡抚丁中丞刚刚因为丁忧缘故离职。

听说朝廷已经任命了新的巡抚,但眼下还没有到任。现如今巡抚衙署里没有能做主的,所以封衙不办理公事。”

方应物愣了愣,连巡抚衙门这里也不行么,那他还能去哪里?

没人肯接收不意味着他成了自由身,边镇都是军事管制区,若没有衙门接收自己,那自己吃什么喝什么?

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巧合,但不可能处处是巧合!

方应物细细回想起来,忽然觉得榆林卫和延绥总兵署都是不愿意接收自己,所以才故意把自己当个皮球踢来踢去!最后踢到巡抚衙门这里,却又是闭门羹。

想至此,方应物颇为恼火。自己好歹能书会写、有谋有略,上得厅堂入得书房,乃是堂堂一名浙江廪生。怎的就没人要了?难道只被众人看做毫无用处的大麻烦?

马校尉很实诚地答道:“方秀才你确实是个麻烦人物,若收留了你,十分不好办,换谁也头疼。

如果对你重一些,只怕有辱斯文,别人看你这细皮嫩肉样子也吃不了什么苦。再说你并不是囚犯身份,还有功名在身,又有那样的父亲,不好当苦役奴才驱使。

若要对你轻拿轻放,可你又是天子钦点发配到延绥镇服役的,谁知道天子会如何想?

何况你父子又都是名声这么正直的人物……”

方应物来之前,本来很是自我催眠过,克服了被发配的低落心理,鼓起了在边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在这文化素质普遍很差、除了几名文官之外就没什么正经读书人的边塞军镇,他这种高级秀才不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起码也应该是个稀缺型人才啊!

但万万没想到,初来乍到便成了被推来推去的三不管麻烦人物。一时间感到前途灰暗,方应物站在道边愤然道:“难道延绥镇一千多里地面,除了卫所、总兵、巡抚,就没别的衙门了?”

旁边有个军官模样的壮汉路过,恰好听到方应物这句话,便顺口答道:“当然有的,还有延绥镇守太监呐!”

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落平阳

整个延绥镇,与内地省份相比,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但该有的文武衙门一样不少,细细算下来,大概有五种体系。

前文提到的卫所和总兵镇就是两种。榆林城有榆林卫,并在下属各堡驻有千户所,从上到下形成了一整套治理地方庶务的机构,后勤、屯田、户口、军匠等都由卫所负责。

至于镇守总兵的任务就是实战和营兵管理。营兵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本地军户抽选出的主兵,二是从外地调拨来的轮班客兵,统一由镇守总兵负责指挥作战和平时操练。

总兵之下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分布在整个延绥镇的三十六营堡中,各领其兵,各负其责。

巡抚就是第三种,负责本镇所有事务的全面调度和参与军机决策,实现以文驭武的目的。

在嘉靖朝之前,边镇巡抚虽然还没有彻底变成总兵官的上级,但从地位上已经渐渐压过总兵官了。至于设在延绥镇的布政分司或者后来的兵备道,都是只接受巡抚节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