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孚敬面色平和,坦然自若:“君前无戏言,老臣怎敢欺君?”
嘉靖冷笑道:“那你倒是给朕说说,怎么让一个小道士接你这个首辅大学士的班?”
“陛下莫要忘了,老臣那弟子没有入道籍,他不是道士,只能算是个修士……”
“就算这样,他连功名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入朝?难道你要让他入国子监,苦读十载不成?再说,又何以见得,他能搭理得好朝政?”嘉靖断然回绝:“不行,那是暴殄天物,朕身边离不开他,断然不行!”
张孚敬语重心长道:“陛下明鉴,老臣本是凡才,蒙陛下不弃,尽心辅佐,这才有了今日这般成就,所长者,无非‘用心’二字罢了。而老臣那弟子乃是良才美玉,用心处,尤胜老夫,有这样的人在朝辅佐,陛下今后可以省下很多心力啊。”
“……”嘉靖的面色一缓,他有些意动,他已经考虑好了张孚敬致仕后,朝堂的布局。但他只考虑好了接班的人选,制衡的人选还没想到,如果刘同寿真能出现站在朝堂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张孚敬多了解嘉靖啊,他顺势道:“科举乃是大明立国之本,就算是形式,他总是要走上一番,不过,那十年寒窗的时间,其实是可以省下的……”
“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不过……”既然不是直接简拔刘同寿入朝,那张孚敬这个要求就不算很难,对嘉靖来说也只有好处,他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
“若得陛下首肯,老臣愿连夜上疏,奏请此事。”张孚敬知道嘉靖在顾虑些什么,他干脆好人做到底,把事情全都揽上了身。
嘉靖目光冷厉,注视着张孚敬,一字一句问道:“张爱卿,你老实回答朕,此事,同寿知情与否?”
“不知。”张孚敬坦然回答。至少,接班的方式和步骤,刘同寿都是不知道的。
“那好,朕准了!”
第165章 前朝故例,插班有术
几乎在张孚敬和嘉靖秘议的同时,夏府门前正发生着一场短暂而剧烈的争执。
一个管家打扮的老头很为难的搓着双手,苦着脸向一位紫袍官员解释着:“谢大人,您就别为难小的了,我家老爷真的……”
“真的什么?午前我来,你告诉本官你家老爷入宫未归,待去宫中看罢回来,你又说你家老爷去访友!就在适才不久,本官收到消息,夏部堂分明在午时前后,从后面入了府,现在你又告诉本官,你家老爷,夏部堂他身体不适?”
除了他老爹致仕和蹬腿儿那两次之外,今天,就是谢丕过得最漫长,也最郁闷的一天。
为了尽快得到消息,做出恰当的应对,他不顾矜持身份,一大清早就亲自跑去了承天门,一守就是一上午。
等待期间的不安焦虑毋庸多言,谢丕有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乱转,只是,除了等,谢丕也想不到别的办法。
刘同寿吊胃口那招太讨厌了,把皇帝的胃口吊得老高,使得宫中的警戒级别也随之提高,禁卫把宫城四门守得密不透风,一点消息都传不出来。
饶是他准备得很是周详,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午时前后,他得到消息,夏言等人早在一个时辰前就已经离开了皇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几人都没有声张,连承天门外的车马都弃了,直接玩起了消失!
谢丕本以为嘉靖下了禁令,要求众臣保守秘密,可紧接着传来的情报告诉他,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这几个人都召集了心腹,正在举行秘密会谈,而他,似乎已经被人遗忘掉了。
那一刻,谢丕心中的不安升到了极点。
如今的朝堂虽乱,但举足轻重的大势力就那么几个,除了晋党之外,其他几个派系都有人参与了今日之事。刘同寿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怎么对待小道士以及小道士带来的影响,各派都有既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