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这关难哟。楚修胤可不会轻易让你把人带走。”樊奇麟挠头,忽心神知会,“但也不是过不了。泱泱耳软,抓了把柄便好使。”

*

润京多事之秋。

如雪花的密旨圣件簌簌往各地递行。

许知州已经忘了这是第几次揣着朝廷的密旨来找王爷商议。

德化帝执意要立二皇子为新储君,朝堂上下一片争执,而以颜丞相为首的大臣们更是毫不退让,要求德化帝收回成命。

如此,已经僵持了数日。

楚修胤将信轻飘飘置案上。

许知州:“王爷,民间对您的呼声极高。已有大臣上奏了让你回京一事,臣也已经附议了。”

“静观其变。”楚修胤淡道,“还有,以你的名义上奏朝廷,加强对北边境地的戍防。”

楚修胤:“不管德化帝看未看,不可只拘固于一患。”

许知州一愣。

上送润京的奏折不一定会到德化帝手里,但会经过御政司和丞相之手。

在现朝堂为内政争论不休,这封奏折不仅是对那些局限朝堂纷争的儒腐文臣的一警醒,也是为许琛自己引了路,有朝治者需用人必能会注意过去某时,曾内外兼顾忧患的他。

许琛心怀感激,躬身道谢,激动:“臣领命。臣谢过王爷。”

*

润京。

御政司。

颜世衾将一封闫州的奏折置大案上,起身高呼:“惭愧!惭愧啊!堂堂在场上品朝官竟然要一地方小官点醒!如今外患在即,北边多次传来急令,吾等却还在为一琐事争论不休!羞愧!”

“颜大人,立储之事可是老祖宗的规定,怎么是琐事?”有朝官小声道。

“何时不能立储?!偏要在这外患急加时刻同陛下闹心?!”颜世衾肃目,“吾以为现今之事,以外患为重。就先顺陛下心,暂定了二皇子储君之位,只是立储大典等外患解决再行。诸位意下如何?”

各文臣交头接耳半晌,面露各色皆有。

最后一声,“下官附议颜大人之见。”

“臣附议。”

“吾也附议!”

御政司内闹哄哄一片。

颜世衾凛眸,眼尾几道皱纹折起又缓下,似是通过案上的奏呈,探究着千里之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