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遣人来召,卫媪不敢耽搁,带着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和外孙来见。至门前下拜,行得仍是家僮礼。
卫少儿抱着霍去病,卫孺和卫子夫各领着一个弟弟,都是伏身在地,不敢抬头。
见他们如此卑微,阳信的心情略好几分。
卫少儿和卫子夫相貌出众,都曾被选中练习歌舞,阳信对她们却没有多少印象。毕竟当时选出的美人不少,还有从府外买回,卫子夫和卫少儿固然颜色不错,站在美人堆里,也就不是那么显眼。
简单问了几句话,知晓卫媪一家被曹时另眼看待的原因,阳信就失去兴趣。
天子新设三营,赵嘉恩宠极盛,由边郡长吏提拔至于校尉,正炙手可热。曹时领羽林骑,想要同他交好,算不上稀奇。
想明白因由,阳信变得意兴阑珊。
她和曹时置气不假,但没必要为难几个家僮,更无意同赵嘉结怨。以她的骄傲,卫媪一家不过蝼蚁,轻易就能碾死,耗费精力都嫌多余。
“下去吧。”
离开阳信居处,卫媪长松一口气,卫孺和卫少儿的脚步也变得轻快。卫子夫牵着卫广,在宫人离开后,回头眺望侯府正室,脚下许久未动。
“阿妹?”卫少儿推了推卫子夫,“想什么呢,快走,阿母在催了。”
“嗯。”卫子夫收回目光,跟上卫少儿的脚步。
诸侯王离京之后,太农令和少府先后被天子召见。未几,大批匠人和役夫进入林苑。
苑西依军营打造,排列整齐的土木房屋取代帐篷。并有大片平整出的校场,以及利用林木丘陵建起的训练场。
苑东圈出熟地,用栅栏围起来,作为培育良种之用。
秋收之后,第一批谷种运到,太农令征召的农人亦将入驻。
赵嘉听人议论,方知这些农人的来历不简单,竟为农家传人。
农家起于先秦时期,创始人和孟子同代。
该流派奉神农为祖师,主张劝说农耕,让百姓丰衣足食。农家弟子主张奖励和发展农业,和墨家相类似,都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技术流派的代表。
只不过,农家和儒家一直不太对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施行以后,成为重点打击对象,迅速开始衰落,逐渐泯于历史长河。
现如今,董仲舒被派往江都国,儒家正忙着和道家、法家掰腕子,农家虽有衰落,尚未遭到毁灭性打击,太农令想找到几个农家传人,算不上多困难。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农家传人入驻林苑之后,彻底展示出“技术流”的威力,从翻地到堆肥,从选用的农具到培育谷种,各项有条不紊,逐步展开。
其中两名须发花白的老者,简直就是“人工天气预报”,只要他们说会下雨,哪怕上一刻晴空万里,下一刻也会乌云堆积,暴雨倾盆。
对于少府提供的农具,几名大佬也加以改良。
赵嘉好奇去看过一回,顿时五体投地。